![]() |
||
Registered User
加入日期: Mar 2022
文章: 0
|
引用:
保險業持有的外國資產 我記得台灣的評等好像不到3A 很難想像台灣的金融風險管理能同意持有債券評等降等 難道台灣保險業都持有2A等級或以下的資產嗎?
__________________
1234567890 |
||||||||
![]() |
![]() |
Senior Member
![]() ![]() ![]() 加入日期: Sep 2001 您的住址: 淡水
文章: 1,213
|
之前保險業就出過事。(上次大升值時)
以前金管會為此修改規則,(針對保險業)不賣出,財報不列入虧損,不然早倒一堆了。 這幾年理財商品熱賣,不少保險業把自己手上的XX再包裝成理財商品,轉倒給一般民眾。 所以...雖然我手上沒有保險..,但一定也會受坡及,規模太大了。 PS: 保險業的境外資產規模,比央行大太多了,沒人(甚至國家)可消化。 此文章於 2025-05-13 01:31 PM 被 ghostcode 編輯. |
||
![]() |
![]() |
Registered User
加入日期: Mar 2022
文章: 0
|
所以要轉移部分回台灣的必要性可能不高。
是這樣解釋嗎?
__________________
1234567890 |
![]() |
![]() |
Senior Member
![]() ![]() ![]() 加入日期: Sep 2001 您的住址: 淡水
文章: 1,213
|
那只是財報表面好看,匯損還是會發生。
(如這段時間到期的,或萬一客戶贖回,到期,還是要付阿。當然還有不得不...)。 所以還是會加減轉移一些回來,轉太快,轉太多,央行也壓不住。 畢竟若台幣之後升值,事先轉回來一些,還是能賺匯差或減少之前的匯損。 只是規模太大,動起來太明顯。 此文章於 2025-05-13 02:09 PM 被 ghostcode 編輯. |
![]() |
![]() |
Registered User
加入日期: Mar 2022
文章: 0
|
保險公司持有外債是為了賺錢,
亞幣的外債可以選擇,債信評等也會高於台灣 不一定要匯回台灣 至於贖回部位的準備金不夠這件事, 這算是另外一個事情。 要賺匯差這檔事,我還是認為該地的金監與金融機構的風管 大概率會看的很緊。 不那麼容易。 當然敢的話,可以做遠匯做避險。 也不用匯回來,付點錢多些成本就好
__________________
1234567890 此文章於 2025-05-13 02:23 PM 被 AirStorms 編輯. |
![]() |
![]() |
Senior Member
![]() ![]() ![]() 加入日期: Sep 2001 您的住址: 淡水
文章: 1,213
|
這只有保險公司知道。
其他人只能猜可能性的動機。 央行也不敢點出上次是誰,用禿鷹帶過。(動物真好用) 我不覺得央行講的那種理由,一天就能消耗掉動能。現在只是風頭上忍著。 PS: 亞幣****日韓 就日本風險較低。 |
![]() |
![]() |
Registered User
加入日期: Mar 2022
文章: 0
|
引用:
剛去查了台灣保險公司的財報, 還是有反應的,虧損都很大。 並沒有真的不賣不算虧的事情。 因為保險公司的財報有銜接國際標準的規範 如FSB 要求IAIS發布ICS 以及後來的2.0版本 不太容易有一個顯著金額專屬台灣特有的計算規則
__________________
1234567890 此文章於 2025-05-13 03:16 PM 被 AirStorms 編輯. |
|
![]() |
![]() |
Senior Member
![]() ![]() ![]() 加入日期: Sep 2001 您的住址: 淡水
文章: 1,213
|
搜尋:金管會 壽險業 匯損
找看看可不可以往前找以前的新聞。(最近某親綠財經YT又提起過一次) 上次就遇過匯損極大,金管會與壽險業調整了一些遊戲規則。 它們有很多金融手段、工具可以運用。 就跟 Apple 獲利高的嚇人,但海外繳的稅低到沒個位數。 這次匯損極大?得看看全部曝險資產的規模來比。 此文章於 2025-05-13 04:01 PM 被 ghostcode 編輯. |
![]() |
![]() |
Senior Member
![]() ![]() ![]() 加入日期: Feb 2015
文章: 1,456
|
中央銀行一年賺2000億台幣
就是靠操作匯率 如今回到30 也只是回到台幣正常的價位
__________________
復製貼上真好用 什麼叫認知作戰?就是他們讓你以為 只是因為政治立場不同在爭執 但核心的部分 是想掩蓋他們的真實社會面 只要吵鬧.轉移話題.就會模糊了焦點 一定有人鬼扯.兩岸都是中國人 但同文.同宗.同種的世界上太多了 北比利時/荷蘭 南比利時的瓦隆人/法國 北義大利的南蒂羅爾人和奧地利/德國 乃至昔日的英國/美國 全都是同文同種 400年台灣歷史紀錄.就是一個多種族國家 台灣前途自己決定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看看板上有多少五毛 跟中犬 ![]() ![]() ![]() |
![]() |
![]() |
Registered User
加入日期: Mar 2022
文章: 0
|
引用:
嗯這個我可能不太理解台灣 金管會的規定 不過在IAS21下,台灣壽險業者在財報上應該會遵守的
__________________
1234567890 此文章於 2025-05-13 04:40 PM 被 AirStorms 編輯. |
|
![]() 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