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||
Power Member
![]() ![]() 加入日期: May 2001 您的住址: 台北
文章: 545
|
2024-11-29 遺屬哽咽「台灣無期徒刑就是有期」 發起1203白玫瑰遊行:拒廢死大法官
憲法法庭9月20日宣判,死刑有條件合憲但限縮適用範圍。 台南殺警案、師鐸獎女教師命案死者家屬今(29)日和國民黨8名立委共同召開記者會, 指出被害者家屬和被害人權益相關團體,將於女教師遇害的12月3日在凱道舉辦「追思白玫瑰」活動, 主張「被害遺屬淚未乾,拒絕廢死大法官」。 女教師兒子語帶哽咽回顧當時情況,並痛訴台灣的無期徒刑就是有期徒刑, 為什麼不能像美國、日本終身監禁,真正的無期徒刑,就是殺人犯對他們全家的傷痛。
__________________
![]() ![]() |
|||||||
![]() |
![]() |
Power Member
![]() ![]() 加入日期: May 2001 您的住址: 台北
文章: 545
|
2024-12-03 科處死刑須「一致決」 最高檢研討會學者專家咸認不合理
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8號關於死刑判決,科處死刑要求各審級均一致決, 最高檢察署舉辦的「評析與修法因應研討會」中,學者專家都認為並不合理, 且國民法官法不在本憲法判決範圍內,建議另行修法規範; 會中並制定了「檢察官辦理求處死刑案件檢核表」將廣納意見制訂相關指引, 提供法務部參考,協助檢察官審慎辦理相關案件。 研討會主持人台灣大學教授林鈺雄即指出,本件憲法判決創造了很多法學上的新概念, 解釋上爭議甚多,尚有待刑事法學界及實務人士共同研究。 教授朱石炎亦為本次會議就113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撰文「死刑有條件合憲?」評析指出該憲判字仍有商榷餘地。
__________________
![]() ![]() |
||
![]() |
![]() |
Power Member
![]() ![]() 加入日期: May 2001 您的住址: 台北
文章: 545
|
2024-12-11 實質廢死悖離民意 受害家屬泣訴:司法正義在哪裡?
新竹市東區「正義輪胎行」2022年6月發生一起慘烈的縱火案,嫌犯陳彥翔因債務與家務糾紛, 點燃家中輪胎行,造成母親、妻子、子女等8名至親罹難。 一審法官依殺害直系尊親屬罪判處死刑,但二審改判無期徒刑, 成為今年9月大法官「113年憲判字第8號」釋憲後首例死刑改判案例,引發社會熱議與家屬痛心不滿。 此乃釋憲後首例死刑改判案件,具有指標意義。 支持死刑者認為,縱火奪命之惡行應受到最嚴厲懲罰,而釋憲後的判例正逐步削弱死刑的威懾力, 司法逐步限縮死刑適用範圍,台灣將邁向「實質廢死」,未來如何平衡人權保障與司法正義,恐將成為台灣社會的長期課題。
__________________
![]() ![]() |
![]() |
![]() |
Power Member
![]() ![]() 加入日期: May 2001 您的住址: 台北
文章: 545
|
2024-01-16 賴清德上任首執行死刑!殺女友母女 黃麟凱今晚槍決
2018年8月,前法務部長蔡清祥批准死囚李宏基執行死刑,是蔡政府時期首例執行死刑。 2020年4月1日,蔡清祥批准死囚翁仁賢執行死刑。這次是時隔4年8個月再次執行死刑, 也是總統賴清德上任以來第一次執行死刑,黃麟凱執行死刑後,目前在監死因減1人剩36人。
__________________
![]() ![]() |
![]() |
![]() |
Power Member
![]() ![]() 加入日期: May 2001 您的住址: 台北
文章: 545
|
2025-01-18 是否贊成「台灣執行死刑」?最新網路民調曝 7800人壓倒性投它
「Yahoo奇摩」發起「你是否贊成台灣執行死刑?」民調,統計期間為1月17日至21日, 截至今(18)日上午8時55分,總共有7800人參與投票,結果顯示「非常贊成」有90.3%, 「還算贊成」6.5%、「不太贊成」0.7%、「非常不贊成」1.2%、「不知道/沒意見」1.3%。
__________________
![]() ![]() |
![]() |
![]() |
Power Member
![]() ![]() 加入日期: May 2001 您的住址: 台北
文章: 545
|
2025-01-20 「死刑」有沒有嚇阻犯罪效果?新加坡真實數據曝光
尚穆根認為,取消死刑可以拯救毒販的生命,但這會鼓勵更多人把毒品帶進新加坡, 這個結果可能更多嚴重犯罪、暴力、與毒品有關的死亡。 新加坡將會有更多無辜的人死亡,包括更多無辜的幼童。 尚穆根表示,這是其他國家、包括西方已開發國家的經驗。 在歐盟,一半的兇殺案和超過四分之一的非法火器撿獲案都與販毒有關。 尚穆根以新加坡為例,指出在1990年代,每年大約有6000名毒品濫用者,但過去30年來,這個數字已減半, 從而拯救了成千上萬的生命,包括許多潛在的施虐者、毒品濫用的受害者以及他們的家人。 他強調,雖然有些人認為這個政策可能會導致更多死亡,並呼籲政府取消死刑, 但作為政策的制定者,應該摒棄個人感受,做出有利於保護大多數人民的決策。
__________________
![]() ![]() 此文章於 2025-01-20 09:42 PM 被 polor 編輯. |
![]() |
![]() |
Power Member
![]() ![]() 加入日期: May 2001 您的住址: 台北
文章: 545
|
2025-02-19 未戴口罩遭勸殺店員13刀 死刑變無期遭最高院撤銷...更一審仍無期
紙雕師蔣嘉凱因上超商未戴口罩遭蔡姓店員規勸,蔣刺殺蔡13刀致死,他稱服藥無意識、不知為何行凶, 桃園地院依殺人罪判死刑,台灣高等法院認為蔣因藥物濫用而減低辨識能力, 戒掉濫用藥物就無再犯、危害公共之虞,改判無期徒刑。 最高法院質疑二審理由不備,撤銷、發回,更一審今仍判無期徒刑。
__________________
![]() ![]() |
![]() |
![]() |